悬浮门(又称悬航门、无轨悬浮门)是一种通过机械结构、控制系统和驱动装置实现 “无轨道悬浮” 运行的门体,广泛应用于工厂、小区、学校等场所的出入口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导向轮限位 + 驱动轮驱动 + 平衡机构承重,模拟 “悬浮” 效果(并非真正脱离地面,而是减少摩擦、运行平稳)。以下是悬浮门的详细制作方法,涵盖设计、材料选型、核心结构搭建及安装调试全流程。

制作前需明确使用场景和核心参数,避免后期适配问题。
需绘制 3 类核心图纸(推荐使用 CAD 或 SolidWorks):
整体装配图:明确门体、驱动机构、控制系统的位置关系;
部件详图:驱动轮、导向轮、平衡臂、主梁等关键部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;
电气原理图:电机、控制器、传感器、电源的接线逻辑。
悬浮门的稳定性和寿命依赖于材料质量,需优先选择高强度、耐磨损的配件。
主控制器:悬浮门专用 PLC 控制器(支持速度调节、故障报警);
电源模块:12V/24V 直流开关电源(功率匹配电机和控制器);
传感器:雷达感应传感器(车辆 / 行人触发)、红外对射传感器(防夹);
遥控装置:无线遥控器(433MHz 频率,支持开 / 关 / 停);
备用电源:铅酸蓄电池(可选,停电时手动推门或应急运行);
线材:RVV 铜芯电缆(供电线 2.5mm²,信号线 1.0mm²,耐老化)。
切割与加工型材
根据图纸尺寸,用切割机切割铝合金型材或不锈钢管,并用铣床加工连接孔(如螺栓孔、轴孔),确保孔径与配件匹配。
框架焊接与固定
以铝合金主梁为核心,用角码和螺栓拼接边框,形成门体的矩形框架(注意垂直度,用水平仪校准,误差≤1mm/m);
若用不锈钢,需用氩弧焊接加固(焊缝平整,避免虚焊),焊接后打磨抛光并涂防锈漆;
安装面板:将钢化玻璃或彩钢板用密封胶和压条固定在框架上,确保密封防水。
平衡机构安装
在门体主梁靠近驱动端的位置,固定弹簧平衡器(一端连接门体,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或支撑座),调整弹簧张力,使门体在无动力时能保持水平且轻微推动即可移动。
驱动机构是悬浮门 “悬浮运行” 的关键,需保证驱动轮与地面接触紧密,导向轮限位精准。
驱动单元组装
制作驱动支架:用钢板焊接 L 型支架(厚度≥8mm),固定在门体底部靠近末端的位置;
安装电机与驱动轮:将带减速器的电机固定在支架上,电机输出轴连接驱动轮(通过联轴器固定,确保同轴度);
调整驱动轮高度:使驱动轮与地面紧密接触,门体其他部位轻微离地(或仅导向轮接触地面),模拟 “悬浮” 效果。
导向机构安装
限位装置安装
在门体运行的起点和终点(地面或墙体)安装限位开关,当门体触达时,控制器接收信号并停止电机运行。
布线与接线
控制器参数设置
门体定位
将组装好的门体放置在出入口位置,用水平仪校准门体垂直度和水平度,确保运行方向与出入口中心线一致。
固定支撑结构
地面处理(无轨款关键)
无轨悬浮门无需安装轨道,但需确保地面平整(平整度误差≤3mm/2m),若地面不平整,需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固化。
空载测试:手动推动门体,检查是否顺畅(无卡顿、异响);遥控或触发传感器,测试开门 / 关门是否到位,限位开关是否有效;
负载测试:在门体上放置额定重量的重物(如 100kg),测试电机驱动力是否足够,运行速度是否稳定;
防夹测试:用障碍物(如木板)模拟人体或车辆,测试门体遇阻是否立即反向(反应时间≤0.5 秒)。